我國詐騙罪刑期及構成要件(哪些行為構成詐騙罪)

【導語】本文對我國詐騙罪刑期進行了解析,明確了不同數額的詐騙罪判處的刑期以及相關罰金。同時,還解釋了詐騙罪的構成要件,包括客體要件、客觀要件、主體要件和主觀要件。最後,列舉了幾種構成詐騙罪的行為。

我國詐騙罪刑期及構成要件(哪些行為構成詐騙罪)

一、我國5萬詐騙罪判多少年?

詐騙罪五萬元,屬於數額巨大,會被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1、詐騙公私財物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製,並處或者單處罰金;

2、詐騙公私財物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,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並處罰金;

3、詐騙公私財物五十萬元以上的,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,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。

《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條

詐騙公私財物,數額較大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製,並處或者單處罰金;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,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並處罰金;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,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,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。本法另有規定的,依照規定。

二、詐騙罪構成要件是哪些?

1、客體要件

本罪侵犯的客體為複雜客體,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當事人的財產所有權,又侵犯了市場秩序。合同亦稱契約,是指當事人之間為實現一定目的,明確相互權利義務的協議。合同是商品交換關係化法律上的表現形式,《民法典》集中體現和反映了商品經濟關係發展的內在要求和一般規則,為商品交換提供了基本的行為模式。

利用經濟合同欺詐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:無合法經營資格的一方當事人與另一方當事人簽訂買賣或承攬合同,騙取定金、預付款或材料費;利用中介機構簽訂轉包合同騙取定金或預付款;虛構建築工程或轉包建築工程合同,騙取工程預付款;雙方當事人串通利用合同將國有或集體財產轉移或據為己有;本無履約能力,弄虛作假,蒙騙他人簽訂合同,或是約定難以完成的條款,當對方違約後向其追償違約金。

合同詐騙,直接使他方當事人的財產減少,侵害了他方當事人的所有權,同時,合同詐騙對於社會主義市場交易秩序和競爭秩序造成了極大的妨害,本條從詐騙罪中分離出來,明定合同詐騙罪,對打擊合同詐騙活動,意義深遠。

2、客觀要件

本罪在客觀方麵表現為在簽訂、履行合同過程中,虛構事實、隱瞞真相,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,且數額較大的行為。對於以簽訂合同的方法騙取財物的行為,認定行為人是否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,關鍵在於查清行為人在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。

3、主體要件

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,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,單位亦能成為本罪主體。本罪是在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過程中發生的,主體是合同的當事人一方。

4、主觀要件

本罪主觀方麵隻能是故意的,並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。行為人主觀上沒有上述詐騙故意,隻是由於種種客觀原因,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債務無法償還的,不能以本罪論處。行為人主觀上的非法占有目的,既包括行為人意圖本人對非法所得的占有,也包括意圖為單位或第三人對非法所得的占有。

三、哪些行為構成了詐騙罪?

(1)通過發送短信、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、廣播電視、報刊雜誌等發布虛假信息,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;

(2)詐騙救災、搶險、防汛、優撫、扶貧、移民、救濟、醫療款物的;

(3)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;

(4)詐騙殘疾人、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;

(5)造成被害人自殺、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。

【結語】詐騙罪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,對個人和社會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。我國對於詐騙罪的刑期和罰金進行了明確規定,並且對於構成詐騙罪的行為也有詳細的規定。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詐騙罪的刑期和構成要件,增強對於詐騙犯罪的警惕性,共同維護社會的安全和穩定。

免責聲明: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,僅供參考。若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,請聯係我們刪除。

文章鏈接:/xfbk/13561.html

(0)
允道律師允道律師
上一篇 2024年4月16日 14:09
下一篇 2024年4月16日 14:12

相關推薦

發表回複

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